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我辦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33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333項(通用項目266項,專用項目6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1135項(通用項目952項,專用項目183項)。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對形式審查合格予以受理的33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25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以及934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辦網站(http://www.nosta.gov.cn)同時公布。對形式審查合格予以受理的6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18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形式審查不合格項目19項不予受理,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4項(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2項(通用項目)。提名單位撤回提名9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通用項目)。
自受理項目公布之日起30日內,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布項目的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及提名材料真實性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持有異議的,應當以書面方式向我辦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為便于核實查證,確??陀^公正處理異議,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并提供有效聯系方式。個人提出異議的,須寫明本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和詳細地址,并親筆簽名;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須寫明單位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和詳細地址,由單位法定代表人簽字并加蓋本單位公章。我辦按有關規定對異議提出者的相關信息予以保護。
特此公告。
聯系方式: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請注明:異議材料)
郵政編碼:100045
附件: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受理項目目錄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2020年3月24日
國家科技進步獎--中醫中藥組
序號
項目名稱
提名單位
1
基于“物質-藥代-功效”的中藥創新研發理論與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專家提名(李大鵬,吳以嶺,王銳)
2
中醫藥文獻傳承創新模式研究與應用
專家提名(屠呦呦)
3
中藥復方等效成分群關鍵技術體系的構建及應用
專家提名(高月,丁健,朱兆云)
4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診斷及序貫療法的創建與應用
北京市
5
中藥抗抑郁的作用基礎與新藥創制
北京市
6
中醫藥臨床循證評價關鍵技術創建及應用
天津市
7
丹參有效成分治療腦梗死的理論創新與應用
河北省
8
癌靈1號注射液(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的臨床探索
黑龍江省
9
治療腦血管疾病中藥大品種的關鍵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
黑龍江省
10
熊膽特殊藥用價值及熊膽粉產業化關鍵技術
黑龍江省
11
中西醫結合診療肝癌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
上海市
12
“扶正治癌”病證結合防治肺癌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
上海市
13
“骨-髓-腦系統慢性病”共性防治規律和轉化應用
上海市
14
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藥規范化診療體系的創建、應用及機制研究
江蘇省
15
若干中藥和天然藥物活性物質的研究與應用
江蘇省
16
浙江道地藥材溫郁金規范化種植和活性成分研究及其推廣應用
浙江省
17
中藥外用共性技術的創建與應用
河南省
18
皮膚再生醫療技術在創面修復中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
19
珍稀瀕危藥材沉香通體結香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應用
海南省
20
云南少數民族醫藥挖掘整理及應用
云南省
21
中藥組方新策略與新藥創制關鍵技術及其產業應用
陜西省
22
針灸臨床評價體系創建與實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3
中風病辨證論治體系的創建與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4
經皮耳穴迷走神經電刺激治療腦系疾病的方法創新與臨床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5
中藥質量檢測技術集成創新與支撐體系創建及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6
腸易激綜合征中藥復方治療的創新研究及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7
源自有毒動物藥的華蟾素系列制劑品質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8
嶺南常用中草藥活性成分發現和質控體系構建的關鍵技術與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9
中醫藥循證研究“四證”方法學體系創建及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30
藏維壯傣等民族藥資源深度挖掘關鍵技術及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31
中成藥的智慧精益制藥工程理論及產業化關鍵技術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32
壯藥—解毒通淋丸的研制開發及其應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33
冠心病“痰瘀滯虛”核心病機創新及臨床應用
中華中醫藥學會
34
基于“治未病”思想的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診治新方法
中華中醫藥學會
35
中藥編碼和方劑編碼體系的創建、應用及國際化
中華中醫藥學會
36
糖脂代謝性疾病的中醫藥綜合一體化防控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